今天看到一電路圖,發(fā)現mos管GS端并聯了一個10k電阻,查了下大概是如下敘述:
1. 防靜電損壞MOS(看到個理由是這么說的:由于結電容比較小根據公式U=Q/C,所以較小的Q也會導致較大的電壓,導致mos管壞掉)
2.提供固定偏置,在前級電路開路時,這個較小的電阻可以保證MOS有效的關斷(理由:G極開路,當電壓加在DS端時候,會對Cgd充電,導致G極電壓升高,不能有效關斷)
3.下面還有就是對電阻大小的解釋,如果太小了,驅動電流就會大,驅動功率增加;如果太大,MOS的關斷時間會增大;
我的疑問是:
1.上面三點說的都正確嗎?理由解釋的正確與否;
2.如果理由正確的話,為什么2中對Cgd充電,G極電壓升高,而不是順便對Cgs充電;
3.如果3中電阻太大,mos管關斷時間會增大的解釋正確的話,那么如果這個并聯電阻不加的話,那關斷時候的電荷怎么泄放,MOS的關斷時間不是很長了?
網友評論:說防靜電沒錯,如果沒這個電阻,外界的電荷就會“電容”上感應出電壓,電壓一高,就會損壞,
有電阻的話,電壓就升不到那么快,也沒那么高。
談的元 發(fā)表于 2011-3-6 21:45
靜電的電流頻譜是相當高的,這些電荷絕大多數都給mosfet柵極電容充電了,電阻流過的電流很小,不能使電壓上升速度變慢。不過這個電阻可以“慢慢”泄放電荷,防止靜電積累。